新闻资讯 / NEWS
新闻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新型环保建材引领行业升级 欧文斯科宁保温板技术革新受关注

发布时间:2020-09-25         访问数量:6


一、技术突破助推建筑节能新标准 近期,建筑保温材料领域迎来重要技术升级。采用创新性玻璃纤维与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工艺的保温板材引发行业热议,其导热系数低至0.032W/(m·K),较传统材料节能效率提升约40%。该产品通过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认证,成功入选《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标志着我国建筑围护结构保温体系正式进入超低能耗阶段。


在华东某超低能耗示范项目建设中,该保温系统实现外墙厚度减少15%的同时,建筑整体能耗较国家标准降低58%。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材料结构与施工工艺,保温层抗压强度突破200kPa,解决了异形建筑接缝处热桥难题。"目前该技术已在北京、雄安新区等20余个绿色建筑项目中应用。


二、全球供应链重构催生市场新格局 据国际建材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建筑保温材料市场规模预计达520亿美元,其中岩棉与挤塑板品类竞争尤为激烈。某国际建材集团最新财报披露,其亚太区保温材料销售额同比增长23%,主要得益于在工业厂房与数据中心领域的渗透率提升。


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基建招标中,具备A级防火认证的保温系统中标率达76%。行业专家指出"当前市场呈现三大趋势防火等级要求从B1级向A级跃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成为投标硬指标、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案接受度提升至89%。"海关数据显示,1-5月同类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31%,主要流向中东与东南亚新兴市场。


三、循环经济模式重塑产业生态链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保温材料回收再生系统通过德国蓝天使环保认证,可将施工废料再生成分比例提升至92%。浙江某循环经济产业园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的生产线每年减少建筑垃圾填埋量超6万吨。


某省级住建部门最新出台的《建筑保温工程碳排放核算指南》要求,2024年起所有新建项目必须提供材料生产运输、施工运维等全过程的碳排数据。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表明,采用新型保温系统的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每平方米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48kg。


四、智能建造赋能施工工艺革新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保温工程智能化施工设备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自动裁切机器人实现材料损耗率从12%降至3.8%,红外热成像质量检测系统使施工验收效率提升4倍。深圳某科技园区项目应用BIM+5G技术,将异形结构保温层安装工期缩短60%。


值得关注的是,相变储能保温材料的产业化进程加速。实验室数据显示,添加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复合板材,可使室内温度波动幅度缩小至±1.5℃。该项技术已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某重点工程中试点应用,为建筑热能自主调节系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五、行业标准升级引发质量监管变革 随着新版《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强制执行,市场监管总局启动全国保温材料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在最近一次跨省联合抽检中,35批次不合格产品被曝光,主要问题集中在尺寸稳定性与抗老化性能指标。中国建材联合会透露,正在制定《超低能耗建筑用保温材料应用技术规程》,预计年内发布实施。


业内人士建议,建筑单位在选材时应重点核查三大认证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欧盟CE认证以及美国FM认证。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市)将保温工程质量保证期从5年延长至10年,倒逼生产企业加强产品耐久性研发。


六、前沿技术布局预示未来发展方向 在2023年国际绿色建筑博览会上,气凝胶复合保温板、真空绝热板等新产品引发关注。实验数据显示,纳米孔绝热材料的常温导热系数可达0.018W/(m·K),为传统材料的1/3。虽然现阶段成本较高,但随着规模化生产设备投产,市场价格有望在3年内下降40%。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基保温材料的研发取得关键突破。以竹纤维、菌丝体为原料的新型环保板材通过防火测试,其燃烧性能达到B1级标准。这项技术为农村自建房改造提供了可持续解决方案,目前已在云南、贵州等地开展试点。


本文所述数据均来自公开行业报告及政府公示信息,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建材选用需结合具体工程需求,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返回新闻列表
上一篇: 欧文斯科宁玻璃棉制品助力绿色建筑升级,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 创新驱动绿色未来:欧文斯玻璃棉引领建筑节能材料新趋势

Copyright 2017 广州市固诺建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迎宾路五洲城商务中心B座4016

联系电话:18024096577  传真:020-31176599   邮 箱:gzgunuo@163.com  

集团网址:  粤ICP备案:粤ICP备10238984号-1  
技术支持:搜浪网络
声明:如果本站有使用不当的极限词汇,并非本站之意愿,本站郑重声明所有极限词汇全部作废